《西北药学》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北药绘就好“钱”景

 
来源:西北药学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铁力林业局建设的北药观光带。 (图片由中共铁力林业局党委宣传部提供)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沃野千里,大小兴安岭丛山峻岭林海起伏,江湖秀丽,草原丰美,植物、动物、矿物等种类繁多的药材资源漫山遍野皆是。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省丰富的北药资源如同一块璞玉,未被雕琢。历史上在中原地区的药学典籍中,记录黑龙江地区的药物相对较少。近代以来,一大批医药界的有识之士关注黑龙江地区的医药资源,在一代代龙江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下,探索南药北移、北药南流,变野生为家种等医药实践,黑龙江省为祖国的医药宝库贡献颇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北药研发和种植上,黑龙江省立足农业大省的实际,利用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全力推动北药产业向全产业链方式发展,让北药产业成为黑龙江省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开发北国医药宝库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产资源。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提供了重要保证,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对民族医药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以往不被重视的草药,扩大药源,推动药材生产,改变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全省医药事业如枯木逢春,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开始进行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在普查中发现,我省地处寒温带,兼跨三个植被区域植物区系,分布的野生动植物药材,有明显的寒地生态习性和鲜明的区域性特点。生长在大兴安岭山脊、向阳山坡上的樟子松、油松能够入药的松节可以祛风止痛,松针可以安神解毒,松花粉可以止血,松树皮可以生肌。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区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名贵药材分布其中。在温带草原植被区域,防风、甘草、柴胡、知母等常用中草药呈现群落分布,质量极佳。

黑龙江省的药材资源,不仅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品位高,而且寒地特点鲜明,在国内和国际上均独具特色。防风、桔梗、苍术、赤芍、车前子、黄芩、玉竹、芡实等,在国内外药材市场上久负盛名,满山红、刺五加、黄芪、黄柏、五味子、人参、党参、龙胆、柴胡、平贝、一轮贝等名贵药材,独具品位。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的调出量居全国第一位;人参、苍术、龙胆、赤芍、蒲公英的调出量居全国第二位;黄芪、五味子、玉竹的调出量居全国第三位。黑龙江省的药材蕴藏量超过20亿公斤,开发潜力巨大。

1956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制定的《黑龙江农业十二年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药材生产,尤其要重点栽培和采集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此后,药材的种植和利用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省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至5万亩之间,其中人参、防风、平贝和细辛的种植面积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增长迅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省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据国家对药材质量的管理要求,黑龙江省制定了100种药材地方标准,对促进药材的优质高产和改进经营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药材的道地性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而我省在这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以北方独有的道地药材为原料生产的产品,直接就有了道地的品牌。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我省筛选出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火麻仁、板蓝根、鹿茸等为重点的“龙九味”品牌。

让这些药材资源真正为民所用,为民造福,还离不开我省培养起来的一大批中医药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一代代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我省形成了以高仲山、马骥、华廷芳等为代表的龙江医派,还拥有张琪、卢芳两位国医大师,李延、孙申田两位全国名中医,4位岐黄学者,以及众多全国老中医专家、省级名中医、青年名中医。我省经过多年积淀、传承形成的中医药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也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双轨”,助推我省中医药产业大发展、快发展。我省还拥有“高、精、尖”的科研平台,全省有十余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基地,有一批从事中医药领域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随着科技发展,我省中医药研究人员用现代工艺和技术从中药中萃取有效成分,制成颗粒、饮片和注射液,改变了传统药壶煎煮方式,让龙江北药驰名全国。

药材好成就“药财”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省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先天优势,把发展北药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农业经济”的重要抓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全省北药产业发展劲头足,势头旺,“北方药圃”的美誉越叫越响。

多年前,庆安县平安镇永平村农民孙永富等一批农民开始在自家院里种植北五味子。他们采用双面架势方法进行栽培,减少投入三分之一,产量却增加了一倍,收入“一亩药十亩田”。斗转星移,北药开发在绿乡庆安遍地开花,平贝、黄芩、黄芪、防风等北药材成了农民增收的“金银花”。

目前,庆安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通过调品种、提品质、打品牌,向种植结构调整聚焦发力,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将大力推进北药开发种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农民“粮改药”,做活了调整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大文章。还通过政策激励和项目资金扶持、引进科研院所和专业人才举措,对药材生产基地、医药科技园区以及科研开发、市场培育等进行全新的高端打造。对规模化种植中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给予棚室化建设、滴灌设施、供电等政策扶持,组织专业部门提供技术标准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以及技术支撑服务,农户种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庆安县种植中药材9万亩,建成百亩育苗基地2个,千亩示范基地5个,万亩种植基地1个,促农增收近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参栽培基地。

庆安县药材基地。 (图片由中共庆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依兰县的绿水青山间,人参、苦参、赤芍、板蓝根等数十种中药材长势喜人,田野间药香沁人心脾,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依兰县江湾镇土城子村的依兰大市场北药种植基地紧张而忙碌着,伴着拖拉机的轰鸣声,数十人正在田间忙着播种赤芍、桔梗、白术等药材,而这片田地前年种植的还是玉米。几年前,依兰县的农民还因为种玉米增产不增收而苦恼,如今种中药材的收入是种玉米的3到5倍,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目前,中药种植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成了农民增收最大的“摇钱树”,村民们实实在在发了“药财”。

依兰县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园区)面积达5.8万亩。种植品种之多、种植规模之大、发展势头之强,开创了全省之先河,特别是赤芍、桔梗的种植面积均处于全省首位。种植品种包括赤芍、桔梗、板蓝根、防风、苍术、白鲜皮、黑枸杞、黄芪、黄芩、人参、党参、苦参、沙参、灵芝、五味子、玉竹、月见草、薏苡仁、菟丝子等20余个品种。通过示范基地(园区)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我省通过积极发展北药产业,充分发挥龙江优质资源的优势,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优质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力度,真正让药材好变成“药财好”,极大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转型。

北药产业提档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尽管我省中药工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整体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推动北药产业提档升级带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着力在扩大产能、盘活存量、做强骨干、推进上市上下功夫,立足黑龙江省区位优势特点,在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引进中药加工和研发企业、建设中药集散中心上下功夫,打造北药开发核心区,不断延长北药产业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森林氧吧、温泉冷泉、湿地绿肺等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实施“中医药+旅游”行动,开辟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健康旅游路线。积极开发健康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一批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景观、传统健身运动、药膳食疗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和景区、景点建设,打造10个“南病北治,北药南用”中医药旅游基地和4个融合中医养生保健、中药材种植、乡村采摘、药膳养生、科普宣传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小镇。

林口县大力发展人参种植业,带动脱贫。(图片由中共林口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发展北药特色产业上,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和北药产业发展实际,谋划打造“一园、一带、一中心”,巩固提升北药产业发展能力。“一园”,即“森林百草园”。在原有优势品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基地规模力争达到500亩以上。“一带”,即“北药观光带”。在高速公路国道林企路两侧,种植返魂草、紫苏、桔梗等,打造北药观光带。通过建设伊春农贸(北药)集散中心,以松涛物流为载体,通过完善的产品供应、配套设施和信息化服务,打造辐射全市的北药产品贸易、集散中心,形成北药种植、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2018年4月,《推进全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出台开启了我省北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我省中药工业实现产值85.9亿元,其中,中成药生产实现产值83.9亿元,同比增长4.8%。目前,我省有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55家,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企业9家,中成药生产企业46家。2018年,有3家中药生产企业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哈药集团排名第39位,葵花药业排名第65位,珍宝岛药业排名第94位。

我省进一步放大品牌优势,着力打造哈药、三精、葵花、友博、珍宝岛、黑宝、迪龙等中国驰名商标和护彤、世一堂、曼新妥等知名商标,2018年珍宝岛、葵花、友博等品牌旗下的4个中药大品种销售额近30亿元。同时,我省继续推进中成药研发基地建设,将原创研发的双黄连系列、满山红系列、刺五加系列、北豆根系列、护肝片、消银片、胃康灵、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产品进一步推向国内国际市场。积极调动我省拥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等十余个从事医药科学研究单位以及十余个国家级实验基地和省级实验室的研发热情,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巍巍兴安岭,滔滔黑龙江,辽阔的黑龙江地域所孕育的天然药物资源宝库正在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医药龙头企业,突出改造升级,推动生物制药和北药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加、销、研一体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可以预见,黑龙江省将搭乘北药开发的新时代动车,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进发!


文章来源:西北药学 网址: http://xibeiyaoxue.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7601.shtml


上一篇: 对黑龙江省县域发展北药产业的思考
下一篇: 药学论文_某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优化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西北药学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